鱼病诊断与防治图谱
鱼病诊断与防治图谱
鱼病诊断与防治图谱,解剖鱼体,打开体腔,肉眼观察内脏器官(肠、肝、胆等有疑点的部位)有无出血、淤血或大型寄生虫等。
2。
显微镜检查
肉眼看不清的小型寄生虫,需用显微镜放大检查。
有时并发几种疾病.究竟以哪一种病为主,也需用显微镜检查并加以判断。
体内检查诊断有助于诊断的准确性。
体内检查判别病害的种类、基本特征与体表判别基本相同。
(1)病毒、细菌引起的病症。
出现肝脏点状脓肿,肠道充血、出血呈血红色,腹水等症状。
(2)寄生虫引起的病症。
如绦虫、棘头虫、线虫等大型寄生虫肉眼可辨:
肉眼难以观察清楚的寄生虫,可利用显微镜观察辨认。
(3)中毒引起。
吃食鱼肠道被食物充塞,肠壁点状出血,同池其他食性鱼类无异常,或全池鱼不明原因死亡,虚考虑水中是否存在着有毒物质,需要对水进行化验。
鱼病诊断与防治
鱼病诊断与防治,水温剧变。鱼类是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改变。如果水温急剧上升或下降幅度大,鱼体不能适应,就会产生应激反应.重者发病甚至死亡。不同的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不同的适应性范围。超出其适应范围,尤其是水温急剧变化,就会出现“感冒”症状,甚至死亡。
(2)水质恶化。影响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因素,主要涉及水源、有机成分的数量、生物因素、底质以及气候的变化等。水源不丰富.水体中有机质成分过多,微生物分解旺盛,水质会恶化;夏秋季节.气候突变也会引发池水中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池水pH低于6或超过
9,鱼池底质中重金属盐类(铅、锌、汞等)含量较高.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害物质污染水源等,均可直接导致水质恶化。水质恶化,水中的溶氧降低,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出现,病原生物大量繁衍,鱼体抗病力下降,鱼病会随时发生.至能直接引发鱼类死亡。
(3)溶氧缺乏。水中溶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当池水溶氧低到2mg/L时,鲢、鳙等很多鱼类就会出现浮头:
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因缺氧窒息死亡。即使在可忍耐的低氧环境下生存,鱼体的抗病力也会下降,会直接影响其正常生长。
2.人为不利影响
(1)放养密度过大和混养比例不合理。养殖水体中,鱼类放养密度过大或混养比例不合理,饲料不能满足各种鱼类和鱼类各阶段生长的需要,再加上饲养条件不配套,易出现营养不良,也易发生病害。
(2)饲养管理不当。养殖过程中没有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饲料质量差,甚至投喂不清洁、腐烂变质的饲料。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肥料处理方法不当,易使水质恶化,或利于病害生物生长,都可引发鱼病。
(3)操作不慎。拉网围捕鱼种或运输鱼种时操作不慎,很容易擦伤鱼体,使其鳞片脱落,引发病鱼类原生物感染发病。
3.生物因素致病
一般常见的鱼类病害,多数是由各种病原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所致,如病毒、细菌、霉菌、少数藻类、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在一定的条仵下,都可引发鱼体致病。此外,水老鼠、水鸟、水蛇、蛙类、鱼食性鱼类、水生昆虫、水网藻等,在某些环境下,可直接吞食或间接危害到鱼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