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娃娃鱼的环境
养殖娃娃鱼的环境
近年来,随着娃娃鱼人工繁育技术的攻克,使娃娃鱼人工养殖成为可能。
同时,为支持娃娃鱼人工繁育与养殖,国家法律规定,只要养殖场到有关部门依法办证,经过人工繁育养殖的二代娃娃鱼可以进入市场流通。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目前娃娃鱼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已日渐成熟,部分农户通过人工养殖娃娃鱼,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养殖娃娃鱼的环境很重要,有几点需要注意,下面我们来看看。
养殖娃娃鱼的环境
养殖娃娃鱼的环境:
1.养殖环境要安静
娃娃鱼有喜静怕惊、喜阴怕凤习性,因此环境安静对养好娃娃鱼非常重要。
山区建娃娃鱼养殖场,最好选择在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安静、阴凉的地方,并做适当遮掩。
有的农户利用天然岩洞,或者在有水源的地方人工开凿隧洞养殖,既能保持恒温、避光、安静,又能防逃、防盗,养殖效果很好。
2.养殖水质要好
娃娃鱼喜洁怕脏,对所处环境水质要求非常严格。
野生娃娃鱼一般在栖息在自然植被好、环境无污染,人类较少涉足的深山峡谷溪河中。
山区人工养殖娃娃鱼,水源最好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小溪沟、泉水,也可利用水质清新的大中型水库的底层水,总之水质要清新、鲜活、无污染,溶氧量高,PH值呈中性。
从山区农田、矿山流出来的水以及城市自来水,部分化学物质可能超标,不能作为娃娃鱼的养殖用水。
3.养殖水温要适宜
据多年观察,最适合娃娃鱼生长的水温为16~22℃。
在低山夏季温度较高,如果水温超过26℃,娃娃鱼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有时会出现“夏眠”现象,温度过高还会导致娃娃鱼死亡;
但若海拔过高,环境温度与水温过低,娃娃鱼有效生长时间短,生长速度较慢,养殖也不合算。
因此,养殖娃娃鱼,场址最好选择在海拔500~8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地区。
以上就是养殖娃娃鱼的环境,要达到以上条件,最好在娃娃鱼原产地选择适宜环境建场。
另外,山区夏季容易突发洪水,建场选址时还应做好防冲毁、防逃逸工作。
娃娃鱼和蝾螈的区别
野生娃娃鱼和家养的区别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外表皮、体色、外形、抵压背部肌肉和反应上。
1从外表皮肤看
野生大鲵背部皮肤光洁平整,皮薄均匀,有蜡质光感。
而家养大的背部皮略厚,疣粒粗糙且无光质感。
2从体色看
家养殖的大鲵体色一般为灰白色,颜色浅;
野生的大鲵大多有自的花纹,体色深。
3从体状外形看
野生大鲵由于长期自然觅食,形体矫健,体形较长,头部显得大,肌肉紧实。
而家养大鲵体态臃肿,肥厚笨拙,肌肉松软。
家养大腹褶较宽、较软,容易显露在体外,而野生或生态大鲵腹褶较短、较厚,不容易显露出来。
4抵压背部肌肉
野生大鲵的肌肉弹性强度较大,用手指抵压反弹力大。
而家养大鲵弹性弱,用手指抵压,感觉软塌,反弹无力。
5从反应看
野生大鲵性格凶猛,对刺激反应快捷,常常主动攻击接近的生物。
家养殖大鲵反应温顺。
此外,现在的养殖模式中,还有仿生态模式,这种模式培育出来的大鲵,也具备野生大鲵的一些特点。
野生娃娃鱼和家养的娃娃鱼不仅在外形上面有区别,而且在营养上也是有区别的,野生的娃娃鱼的营养价值是高于家养的娃娃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