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水质的自净原理
观赏鱼水质的自净原理
大自然很多东西都有自净的功能,水也一样,饲养观赏鱼的水也能自净,这是什么原理呢?
第一步:
水中有机垃圾被净水细菌分解将会转变为氨,氨在水中转化为铵。

第二步:生存于水中的硝化细菌能通过氧把铵会转变为亚硝酸盐;
硝酸盐虽然毒性教低,但高浓度的话有致命的毒害。
第三步:亚硝酸盐之后又被第二种硝化细菌转变为硝酸盐;
而硝酸盐几乎是无毒的,但突然或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硝酸盐里是有害的。
第四步:硝酸盐会被厌氧性细菌变为氮气而升华。
硝酸盐又是藻类等植物的最佳氮肥,能被植物所吸收及同化。
补充:
硝酸盐基本没毒的,浓度不高就没有什么影响了。
换换水就可以啦。
建议底沙过滤,效率虽低,但它对付硝酸盐最有效的。
因为底沙中的无氧环境让厌氧菌大量滋生繁殖,厌氧菌能把硝酸盐还原为氮的,不过容易滋生有害菌类。
影响观赏鱼生长的水质有哪些
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观赏鱼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质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很多观赏鱼生病或是死亡和水质有极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养殖观赏鱼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有哪些水质是严重影响观赏鱼的生长的。
一、水温过高
过高的水温会影响鱼类生长,每种鱼都有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因此,夏季若水温超过鱼类生长适宜温度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二、水的透明度过大过小
一般富营养型水和鱼池肥水,透明度多在30—40厘米。
若透明度低于20厘米,则说明浮游生物很少。
均不适宜鱼类生长。
三、水中溶氧过低
鱼类生长最适宜的溶氧为5—8毫克/升。
当水中溶养低于2毫克/升时,要采取增氧措施。
四、恶水
水色淡红或棕红,水面出现浮沫或油膜,水发生异味、异臭时,对鱼类生长极为有害。
遇此情况,应放掉恶水,加注新水。
五、水中pH值过高
水中pH值宜在6.5—
8。
5,当水中pH值低于
5。
5,淡水观赏鱼,或高于10时,均不能作为渔业用水。
六、水中营养盐类含量过高
水中营养盐类的多少与鱼类生长密切相关。
如水中硝酸盐最易被绿色浮游植物利用,一般含量宜保持在1—2毫克/升。
若超过3毫克/升就易造成水中缺氧,而致鱼类死亡。
七、水中溶解气体含量过高
水中的二氧化碳是浮游生物必需物质,但含量不能过高,一般宜在80毫克/升以下,若过高对鱼类危害极大。
八、水中有害物质
水中的有害物质有氰、酚、汞、铬、铅及石油类等,不仅使鱼类中毒,人吃了中了毒的鱼也会中毒。
因此,应严这些污水进入鱼池。
没有干净的水源观赏鱼就无法健康的成长,我们往往关心观赏鱼的本身而忽略了观赏鱼对于水质的要求,所以如果想观赏鱼健康成长一定不可忽视水质对于观赏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