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雀鱼苗养不活
为什么孔雀鱼苗养不活
孔雀鱼苗本身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比较差,所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它们出现死亡的情况。
具体来说,它们的死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水温太低:孔雀鱼苗能适应的温度是在二十六度左右,如果它们所处的水温过高或过低,就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这是因为它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还不是很强,水温波动剧烈就会导致它们出现应激反应,如果不及时调整水温就会导致它们出现死亡的情况。
2、水质不佳:孔雀鱼苗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适合在弱碱性的水质中生活。
如果水质不符合要求,就有可能导致它们出现死亡的情况。
3、没有隔离:如果饲养者在饲养孔雀鱼苗的时候没有将它们与大鱼分开,大鱼就有可能把它们当作食物吃掉。
孔雀鱼饲养管理
孔雀鱼饲养管理,成鱼养殖缸体积可选择范围较大,体积50
-
100升均可。

在水族箱底部铺沙,种植一些水草。
缸中配置加热棒、过滤器、充氧设备等。
孔雀鱼适宜的放养密度为50升体积的水族箱一般放养30~70日龄成鱼20尾左右;
100升体积的水族箱一般故养40
-
50尾。
孔雀鱼应饲养在有光照处,孔雀鱼受到光照可有效增强其身体鳞片上的霓虹光泽。
成鱼生长水温应保持在22℃以上,水质以弱碱性为好。
孔雀鱼成鱼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和鲜活饵料,日投喂1
-2次,投喂要定时、定量、定质。
鲜活饵料有丝蚯蚓、红虫、丰年虫、草履虫等,但鲜活饵料不易保存,来源得不到长期保障。
人工配合饵料应注意适口性,其颗粒大小应适合不同规格鱼体。
孔雀鱼在黑暗的环境下会停止摄食,所以在停止照明后不应再投喂。
孔雀鱼的适应力虽然很强,但是孔雀鱼对药品和氯气的反应极为敏感。
所以养殖用水必须先经过充分晾晒或曝气(曝气是指开动增氧设备,等水中的有害物质散发出来并经日光照射),以降低水中氯的残留量,否则会造成孔雀鱼突然大量死亡。
孔雀鱼的成鱼饲养以同品种雌雄混养或不同品种雌雄分开饲养为宜。
孔雀鱼出生后经20天养殖,就可进入成鱼养殖阶段。
此时进行第一次筛选,将雌雄鱼分缸养殖。
以后每隔25~30天筛选一次,发育不好、体形颜色不对、畸形等残鱼尽早逐步淘汰。
再养殖90
-
100天后,性腺发育成熟就可作为亲鱼挑选供备用。
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换水。
换水间隔视水质状况而定,一般养殖5~7天换水1次即可,如果要求孔雀鱼长得好而大,换水间隔可每天1次或隔天1次。
每次换水量1/4~1/2,并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
避免环境急剧改变。
换水量过大或新水加入太急易引起环境急剧改变,使孔雀鱼不适应并耗费大量体力来适应新的环境。
尤其在春秋季节,早晚温差大,在不加温情况下水温很容易随气温变化,常见群鱼集中在水面一角,食欲、活动力减退,容易被惊吓,此现象是生病的信号,应多留意观察,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夏季奶果天气太热,饲养孔雀鱼的场所应保持通风;
否则,水温太高造成孔雀鱼新陈代谢过快,反而影响孔雀鱼的生长发育。
已经养有孔雀鱼的水族箱再放养新的孔雀鱼时,应对新鱼检疫消毒,避免带入鱼病。
新鱼入缸要加盖,防止孔雀鱼因更换新环境不适应而跳出水族箱,一般需要适应1天时间。
灯光对孔雀鱼生长很重要,光照不仅直接影响到孔雀鱼的生长发育,也和它的色彩有着重要关系。
一般的做法是每天光照12
-
16小时,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孔雀鱼食欲旺盛,且会互相抢食,孔雀鱼的色泽也会比较亮丽。
要饲养出优质的孔雀鱼,养殖环境与经验很重要。
孔雀鱼的美感一半来一半来自日常养殖管理。
因此好品质再加上好的管理才能养出最优质的孔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