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是什么动物类型
娃娃鱼是什么动物类型
娃娃鱼是属于两栖动物的类型,它的学名叫大鲵,因为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常被人成为娃娃鱼。
大鲵(拉丁学名:
Andriasdavidians),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中国大鲵除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日本大鲵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
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最近科学家研究:大鲵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
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大鲵是肉食性的动物,生性凶猛。
娃娃鱼一年能长多少斤
娃娃鱼一年能一般可以长1.5斤左右,具体的情况需要看它的生活环境,这些对于它的影响比较大。
中国大鲵(学名Andriasdavidians)是大鲵属的一种,俗名娃娃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
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
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
食物包括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
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于中国内蒙古,距今约1.65亿年。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新华社华盛顿2018年5月21日电: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俗称“娃娃鱼”的濒危物种中国大鲵并非一个种,可能存在5-8个种。
中国大鲵是现存两栖类当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一般身长约60-70厘米,体重约5-6千克,最大可达1米以上,分为头、躯干、四肢及尾4部。
头大而扁平;
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圆;
外鼻孔小,略呈椭圆形,近吻端;
鼻间距大于吻长的1/2;
眼小,背位,无眼睑;
眼间距较宽,约为眼与鼻孔间距离的1.5倍;
口裂特大,偏腹位,上唇唇褶在口裂后部清晰,犁骨齿与上领细齿平行排列,齿列正中处微凹;
舌大,扁圆形,前端连于口腔底部。
躯干部扁平,胁胯间距约为全长的1/3;
肋沟10-13;
体两侧各有一条很宽很厚的皮褶。
四肢短而粗扁,前肢4指,无爪;
第四指外缘有宽厚的缘膜,指长顺序为
2、1、3、4。
后肢5趾,趾长顺序为
3、4、2、5、1,第3趾最长,趾间微蹼。
体表光滑湿润,富有皮肤腺,受到刺激后能分泌乳白色粘液,头部背腹面密布成对的疣粒,眼眶周围疣粒更为密集,排列较为整齐;
头顶中部,上下唇缘及咽喉中部光滑无疣;
吻端及头背之疣粒排列不甚规侧,眼眶下方、口角后及颈侧有成行疣粒,背腹面疣粒较大。
娃娃鱼一般喜欢生活在清澈、低温的环境下面。
娃娃鱼的具体体型,和它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娃娃鱼养殖在预防
虽然说娃娃鱼比恐龙生命力还强,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娃娃鱼的免疫也会有所发生变化。
在一个就是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自然界野生的娃娃鱼和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人工养殖追求的是高效高产。
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那么娃娃鱼疾病治疗方法有什么?
娃娃鱼疾病治疗方法
娃娃鱼疾病治疗方法
1、腹胀病:
主要是浮于水面,行动呆滞,不摄食,眼睛变浑,腹部膨胀。
解剖检查,发现腹腔积水,肺部发红充血。
有时肛门部位还可见粪便粘着。
因饵料腐烂,水质恶化生病,故经常换水可预防此病。
2、水霉病:
病鲵体表生出棉毛状的灰白色菌丝,开始时能见灰白色斑点,菌丝继续生长长度可达3厘米,如棉花絮在水中呈放射状,菌丝体清晰可见。
严重时病鲵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甚至死亡。
3、烂嘴病:
主要病症是口腔溃烂,存在两种类型。
一种是病鲵的上、下唇肿大、渗血、溃烂,严重的露出上、下颌骨;
另一种是嘴唇外表正常,但口腔内上腭组织形成大块蚀斑,并引起严重出血。
也有的病鲵两种症状均有。
病鲵长时间不能进食,体质减弱,易引起并发感染而死亡。
4、腐皮病:
体表有许多油菜籽或绿豆粒大小的白色小点,并逐渐发展成白色斑块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块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严重。
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稍充血。
病鲵卧伏于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
解剖检查,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胃、肠道充血,心脏失血变淡,肺紫红色。
5、赤皮病:
发病的大鲵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
病鲵体表常出现不规则的红色肿块,发病初期于红色肿块中央部位有米粒大小的浅黄色脓包,并逐渐向周周皮肤组织扩散增大。
当脓包穿破后,便形成较大的溃烂病灶。
解剖检查,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肠糜烂,腹水增多。
6、线虫病:
寄生在大鲵皮下的线虫,发病部位在四肢、背部、腹部、尾部,4~5月份在躯干部(尤其是两侧)有线虫寄生。
触及患部,大鲵有疼痛反应。
此时大鲵多不进食,6月以后自然消失。
也有线虫寄生在大鲵肠道的,主要寄生在前肠的肌肉层,线虫头部钻入肠壁,破坏组织,吸取组织营养。
还有线虫寄生在小肠、直肠的。
还有寄生在胆囊内的线虫。
7、打印并:
病鲵体表出现豆粒似的红斑,呈肿块状,有的表皮腐烂(均在红斑处),患病部位多在背部,尾部,也有少数在躯干和四肢的。
被感染了的大鲵多游出人工筑穴,离群独游。
解剖检查,心脏、肝、肺无病变。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娃娃鱼的部分疾病症状,大家要经常观察,早发现早治疗!娃娃鱼养殖重在预防,治疗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