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用药施药的方法
观赏鱼用药施药的方法
一、浸洗法:
此法是指一定容器内,配制高浓度的药物,用较短的时间,浸洗鱼体,从而达到杀灭鱼类身体或鳃上病原体的目的。
使用这种方法,若是寄生虫病,往往浸洗一次至两次即可奏效。

若是传染性鱼病,需要浸洗多次方能彻底治愈,且第二次浸洗与第一次中间应隔1—2天。
具体方法是计算好容器中的水体积后,一次放入所需药量,待药液充分溶解后将药液搅匀,然后将病鱼放入药液中,浸洗时间长短,主要根据水温高低或鱼体耐药程度而定。
在药物安全的范围内,浸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在浸洗过程中,如发现金鱼忍受不了药物的刺激,应立即将鱼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清水中,冲洗十分钟,以洗去鱼体和锶上粘附的药液。
需要注意的是浸洗的药物应现配现用,一次配好,可浸洗十批鱼体,每一批数量不宜过多,以金鱼不浮头为原则。
而且此法只适用于全长1.5厘米以上的小鱼和大鱼,同时要对原养殖水体进行彻底消毒,对于全长不足尺寸的鱼苗,只能应用全池遍洒法。
二、遍洒法:
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寄生虫性鱼病,通常泼洒一次即可奏效。
而传染性鱼病,则需经5—10天,再用一次或两次药方可。
具体方法为:
首先正确测量水缸或鱼池的面积和水深,计算体积后计算用药量,然后称取药物溶解、稀释后均匀泼洒到水体中,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有些药物浓度依水温高低而定,所以必须在放药前先测量水温。
另外,小水体采用遍洒法一定要事先减少金鱼的密度,以保证药后在3—5天内不换水而金鱼也不浮头为原则。
三、内服法:此法是将药物拌和在金鱼的饲料中投喂,主要防治体内疾病。
口服药饵的制法将内服药如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磺胺噻唑等拌和面粉,加入少量鱼虫干,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拌匀后,压成细面条,干后弄碎,每天投喂一次,连续投喂3—6天。
四、注射法:此法主要防治一些传染性鱼病,分为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
腹腔注射是将针头沿腹鳍基部插入,注射深度为0.2—0.5厘米,以不伤及内脏为准。
较大的鱼体才可在肌肉部位注射,通常是背鳍基部的无鳞区。
注射法只限于全长6.6厘米以上的鱼体。
五、涂抹法:此法主要用于外伤或局部炎症的防治。
通常用高浓度药物涂抹伤处或病灶。
棉球或毛笔蘸取药液涂抹,为避免药液流到鳃上,要交鱼头朝上,尾向下,从前往后涂抹。
多次涂抹时,每次涂抹时间应间隔一天。
治疗观赏鱼白点病的办法
造成观赏鱼白点病的原因无外乎就是温差大、细菌感染等几种情况,当然治疗起来也比较简单,但是仍有很多鱼友因为治疗白点而屡屡受挫。
一、经验如下:
1、升温加盐这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是有的南美野生鱼包括鼠鱼、异型等娇嫩鱼种就不太适合了,因为他们都怕盐,而且鼠鱼要求的温度也有很高的限制尽量不要超过28度,当然也有个别的现象,这里就不做讨论。

2、市场上有出售治疗白点药物的,当然莫X特什么的疗效和副作用还算说的过去,像一些所谓的白点净什么的就算了吧,烈性药物鱼只受损严重,新手掌握不好用量的话反而会导致更大的悲剧。
下面言归正传,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先说原由,曾经我大批量的从广州等地和别人拼箱进了很多鼠鱼和异型,当然新鱼订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由于当时正直秋季早晚温差较大,使用的加热棒功率不够导致多个定水缸出现了白点病的现象,由于新鱼正处在订水期我不敢使用化学类的药物,所以经过我苦苦的寻找、咨询,最终我发现有一种中药对治疗白点病疗效显着,绝对不是去什么水族市场买什么治疗的药物。
它就是廉价有多见的着名的常用的--连翘。
一般的中药房都有出售价格便宜我买的是
8毛一两,当时买了2两,足足有一大包,现在家里还有存货。
下面我说一下使用方法及用量。
二、使用方法:
举例说明
鱼缸情况:60
45满水小块沉木
100W加热棒
鱼只情况:雪球10条6厘米
金钻10条8厘米
紫钻5条6厘米
发现白点后,将连翘取5粒放置在丝网中
将包好的连翘用自来水简单冲洗一下放到缸里,注意最好是放到滤槽得出水口处,原因有两个:
1、加快药物在水中的散发。
2、防止在流动较慢的区域造成药物的霉变。
将温度提升至1-2度足够了,这时候关灯静候佳音,在此期间水体会变淡淡的黄色这就意味着恭喜你你买的连翘质量不错哈哈。
第三天将连翘取出如果白点消失了,就药量减半反复使用三天预防一下,如果还有少量的白点那么就重复换药一次,直至白点消失后在巩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