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要经常换水吗
养鱼要经常换水吗
养鱼要经常换水吗?有的鱼友认为,养鱼的水越清越好,以至于每天换大量的水;
而有的鱼友则主张,循环系统(理化、生物)良好时常年不用换水。
前者多为初级鱼友,尚不知老水的奥妙,“水至清则无鱼”。

而对于后者,尽管一些资深鱼友可能是这样做的,但我想并不容易做到。
因为,不论你的生物循环做得多么好,把所有的氨转变成了硝酸盐,由于水族箱的容积有限,硝酸盐的累积浓度也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上升的较高,对鱼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
那么养鱼的水应该怎么换,多久换一次,之后的水应该怎么处理呢?
换水的量应如何掌握
首先明确一点,全缸换水只有在给鱼治病才可能进行,在平时的管理中,应尽量避免全缸换水。
因为,鱼已经适应了缸中的水质,全缸换水会使水质突然改变,令鱼难以适应,养好的老水环境也会因此受到破坏。
许多新手的鱼养不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再说,全缸换水也浪费时间和水资源。
那么怎样控制换水量呢?应根据所养殖的鱼的品种、密度和过滤条件等因素区别对待。
对于裸缸,最好结合换水每天用虹吸管将缸底污物吸出,并添加适量新水。
对于水草缸可1星期换水1-2次,使用专用吸水管也可吸出部分砂中污物,每星期的换水量掌握在总水量的1/5-1/2左右。
对于不同的水质情况、不同的鱼
种,换水次数、换水量也应有所区别。
如鱼密度大、容积小、水质易混浊的裸缸,可能需要昼夜过滤、天天换较多水。
又如斗鱼活动量小,喜欢老水,就应减少换水次数和换水量。
具体的换水量和换水次数往往需要在对一个鱼缸的较长时间的管理中才能摸索出经验。
对于草缸来说,每次的换水量不应多于1/3,而裸缸则应更少。
如果你觉得所管理的鱼缸每星期需要换1/2的水,那么你至少要分作两次来换。
总的原则是,次数可多,水量宜少。
使水质稳定在一个适宜所养鱼种的状态即是我们的最终追求。
换什么样的水
水有什么要求呢?当然最基本的是适宜养鱼的水。
自来水应经过晾晒或除氯。
如果你养的鱼对水质要求较高,硬度过高的水可以用掺白开水的方法降低硬度;
酸碱度如果不合适可以用PH调高剂、PH调低剂调整至所需PH值环境。
加盐的鱼的换水,换水时应按换水量计算出用盐量,放入添加的水中溶解后,再加入缸中。
应注意,由于蒸发的缘故,从缸中吸出的水量往往略少于添加的水量。
若长期按所加水量计算盐的用量,可能导致缸内盐度不断上升。
度更是一个重要指标。
所添加的水的温度与缸中水温差别应控制在4度以内。
所换水量越多,温差控制越严。
怎样换水
何除污相结合。
在用吸管向外吸水时,尽量吸出缸底的污物。
水面有油膜或其他漂浮物时,尽量用茶缸等将其撇出。
如果养有孔雀等小型鱼,换水是应注意应避免把鱼带出。
向缸中添加新水应尽量缓慢,给鱼以适应的过程。
特别对于草缸,动作不慎就会将底沙中的物污扬起,使水体混浊。
可以将盛有新水的水桶放在靠近鱼缸的高处,用一根细管将新水虹吸入缸中。
也可用一茶缸或瓷碗等舀满新水平放入缸中,茶缸或瓷碗的水面与鱼缸的水面持平时,将茶缸或瓷碗从侧面倾斜撤出。
如此往复,直至将水加满。
换出的水有什么用
如果你和我一样,不但喜欢水族,而且还喜欢花草,那么就用换出的水浇花吧。
须知植物和水
族一样,不宜直接用自来水灌溉。
一方面自来水中的氯对植物的根系有害,另一方面氯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菌,阻碍土壤的酸化,使土壤呈碱性。
我们现在种植的花卉多数喜欢酸性土壤,用呈弱酸性的老水浇灌是再合适也不过了。
金鱼身上有白色霜状怎么治好得快
在大多数情况下,金鱼身上有白霜说明水质不好,或者金鱼的皮肤上有破损。
金鱼的皮肤破损后容易造成细菌感染,这些白霜就是细菌腐蚀金鱼身上的表皮而产生的。
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使用抗生素对金鱼进行药浴。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白霜具有传染性,如果水缸中有多条金鱼,其中一条金鱼出现白霜后,其他金鱼也会受影响。
因此,如果发现金鱼的身上出现白霜,最好将其进行隔离饲养。
鱼缸水发黄是什么原因
鱼缸水发黄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缸内的褐藻爆发,也可能是平时投喂的饲料掉色,或者是缸内放了沉木,它会让水体变黄。
针对不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应对侧滤,褐藻爆发就用除藻剂等手段来消灭藻类。
饲料掉色则要更换饲料,或者减少投喂量。

而缸内放沉木的话,最好提前用水煮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