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鱼会跳缸吗
神仙鱼会跳缸吗
一般情况下神仙鱼是不会跳缸的,当然水质、水位等方面受到了影响,那么神仙鱼也会出现跳缸的情况。
1、水质:
鱼儿对鱼水质是有一定的耐受范围的,一旦不适应就有可能出现跳缸的行为。

处理方法:
每天坚持换水,加强过滤,直到水质恢复。
关于水质的保持,喂食、换水、过滤系统、养殖密度等因素都要注意。
2、水位:
水位过高或者也可以说鱼缸缸壁过低。
这样,水位过高的话,鱼儿可能只是不小心比平时跳的高了点就出去了。
水面与缸沿留出一定距离,方形缸约两寸,圆形缸起码一寸。
或者是放个鱼网在缸上方,不会伤鱼又透气。
3、受惊:
鱼会因惊吓而跳缸主要是害怕,陌生的环境或环境的异常都会让其害怕。
很多鱼会因为光线的改变、声音的响动、大鱼或者凶鱼的到来甚至是水流的变化等而受到惊吓。
尤其是新鱼入缸。
新鱼给它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
换水时,沿缸壁缓缓注入等量等温的新水,避免突然的动作惊吓到鱼儿。
4、缺氧:
主要有天气闷热、鱼只密度过大、喂食过饱(耗氧量增加)、粪便及食物残渣等过多(好氧细菌增多)、鱼病(鱼、病菌、寄生虫等耗氧量增加)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闷缸。
保持适宜的密度,喂食不要过量,及时清理残渣,给鱼缸增氧。
神仙鱼在饲养的时候,需要保持合适的密度。
七彩神仙鱼得头洞病黑死病倒立病怎么办
七彩神仙鱼得头洞病黑死病倒立病怎么办,七彩神仙鱼观赏价值和市场价格均较高,所以人们对七彩神仙鱼病特别关注。
七彩神仙鱼无论患哪一种鱼病,只要认真对待.总会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1)头洞病。

开始时可发现5-6月龄以上的中大七彩神仙鱼头部“鼻孔”的一边或两边发红(充血发炎)。
其中有很少的鱼过1-2周或1-2个月红中夹白,且最后红色消失而变白色;
以后白色物增多(有的还变微黄),且冒出“鼻孔”.但很快就丢落,几天以后再冒出一些。
用0.3%一1%食盐水长期浸浴,可以减缓病情的发展,但很少有根治作用。
病情发展严重时吻顶部溃烂,继发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后,甚至单眼或双眼全瞎。
多数病鱼在得病后1-2个月.溃烂还不甚严垂时就突然死去。
得了该病几乎无自愈的可能,所以预防是绝对必要的。
有很多人把头洞病归结为六鞭虫(中华六鞭毛虫)的感染,这不无道理。
因为六鞭虫可以奇生在鱼体后肠等许多组织内,也的确在镜检中发现了该种虫;
但六鞭虫一般不会引起炎症,倒是感染了其他原生虫和腐烂性细菌时鱼的分泌物(黏液)增多,头洞病后期的糜烂症状与分泌物增多也暗示此为复合感染。
预防方法:
发现病鱼应该把病鱼捞出另养,不与病鱼缸同用渔具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方法:
①硫酸铜溶液8毫克/升浸浴15-30分钟,或硫酸铜05一0.7毫克/升缸内治疗。
②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有效成分50%)0.3毫克/升缸内治疗。
③阿苯达唑药饵4毫克/千克.1-2次且4小时之内投喂完毕。
④甲硝唑或替硝唑药饵8-10毫克/千克.每天两次,投喂6天。
浓度为6-10毫克/升,浸浴7-10天,隔1周后同剂量再浸浴一疗程。
⑤用专治六鞭虫的商品药与进口药浴剂,或其他复合驱虫剂。
亦都有效果。
施用上述①、②、③、④、⑤提及的药时,可辅以5毫克/升土霉素缸内浸浴,以防止继发感染。
⑥烟曲霉素制药饵200毫克/千克,每天1次,连喂10天,两周后再喂7天。
(2)黑死病。
开始时鱼体偶尔发黑,食量渐减。
两周后体色偏黑且不吃食,鱼体逐渐瘦弱,体色也愈发深黑。
死时多半为皮包粉份头模徉。
病程较长,有的可拖至3-4个月才死去。
一般兼有不定时的挣扎、倒退等奇怪动作。
因为普通鱼用药几乎均无效.所以一般饲养者几乎是淡“黑”色变,埋怨自己的过错和运气不佳。
“鱼体发黑”的病因有好些,如果是病毒性(如传染性造血病和胰腺器官坏死病.疱疹病毒症.弹性病毒的出血症、败血症)导致的体发黑.多伴有眼球突出.而黑死病没有。
如果是细菌性(如细菌性烂鳃、肠炎、链球菌感染)异致的体发黑,多伴有多量黏液、皮烂、出血、腹鼓胀、肛门脓肿、鳃鳍充血.有时眼球也突出;
而黑死病鱼的体表除煞色之外却出奇的干净,只有后期才体烂、鳍蚀。
患异沟虫病、异斧虫病、指状拟舟虫病、艾关虫病等寄生虫病鱼体亦发黑.但前三者均为海水鱼病.后者也属海水负多见。
如此推理得到黑死病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分如省类,而非六鞭虫为主(头洞病体不发黑)。
露菌病中只有丝囊报菌所致的流行性汝疡综合症鱼体才会发黑.且发病多在突发低水温之后。
我们平时不也见到:水温突降,或对人低温水(加热太慢或加热器故障)时七彩神仙鱼体色就发黑,一般也要经1-2周高温疗养才会舒缓.此后可能会有极少数鱼在1-2个月之内鱼体发黑。
这里我们至少得到了致黑死病的部分起因:水温急降、水的pH剧变,老水更新太快(对人新水太多)、水不洁净(过滤系统故障或半故障)。
但有人认为过滤设备好、过滤较经常的缸.比起不过滤的缸,患黑死病的鱼概率更大,这也许是老水或硝酸盐含量高的缸可预防黑死病之故:
治疗方法:
①制霉菌素50-100毫克/千克制成药饵,每日1次.连用5日。
②制霉菌素100-200毫克/升浸浴.1-2小时,每天两次.连续3天(停1天后可再用药)。
③制霉菌素浓度100毫克/升缸内治疗。
④灰黄霉素10毫克/升缸内治疗。
⑤灰黄霉素制药饵15~30毫克/千克,每天两次,连用3-6日。
⑥克霉唑,用法用量同④、⑤,但副作用较大.可偶尔轮换着用。
⑦选用专治黑死病的商品专用制刘。
(3)倒立病。
病鱼不能正常游泳,因鱼体太轻而浮于水面上不能下沉,挣扎着往下游立即又浮于水面,且多半身体总是歪向一边。
即使有食欲也无法吃到饵料。
轻者有望在1-2个月后自行恢复正常,较重者浮于水面的部分腐烂甚至生蛆,很快死去。
一般原因是饲养水或其局部济氧过饱和,使鱼得了气泡病。
目前仍以七彩神仙鱼多见(以前在未充气的金鱼养殖池中,似乎司空见惯)。
气泡病并不是气泡只充人鳍膜.而是有可能充入所有软性组织。
笔者曾试图抽出鱼体中的气体以为有作用.结果毫无效果。
另有一种可能是得气泡病之后,感染类溶藻弧菌.症状主要为肠胃充满气体和液体.腹胀如鼓。
可见充气的不仅鳔或体腔,而是所有的软组织,难怪死亡率达90%以上。
看来此病应以预防为主。
预防方法:
①特别注意不能在相对较冷的水中对人相对较热的水。
②不能在相对较热的水中对人相对较冷的水。
③鱼缸、池有大量水草、青苔,或者水已发绿,如有阳光照射,尤其是强烈照射,应该遮阴或强烈充气(或使静水变动水),否则所有鱼(包括琵琶鱼等)都不能幸免。
④实在需要对人不同水温的水时要充大气(充大气比强过滤作用更大些),且对水过程要缓慢进行,最好是慢慢地流人。
⑤水温低,加热时要特别关照充气是否够大或流水是否够强。
⑥尽量不要静水(特别是静绿水)饲养七彩神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