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烂尾怎么治疗
孔雀鱼烂尾怎么治疗
一、孔雀鱼烂尾的原因
导致孔雀鱼出现烂尾的原因主要有:
长期不换水,不清洗滤材,腐殖质过多、水质环境变坏;

养殖孔雀鱼的密度过大,出现水质环境的恶化、水温骤变温差达到5摄氏度,鱼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刺激而发病;
换水、清缸、捞鱼时,产生内、外伤而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
不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喂饵料,造成鱼儿营养不良等等
二、孔雀鱼烂尾症状
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严重时停止摄食,鱼体失去平衡,病鳗易吊挂于食台上;
尾鳍及尾柄处充血、发炎,鳍条末端蛀蚀,鳍间组织被破坏,鳍条散开,呈蛀鳍;
严重时尾鳍烂掉,尾柄肌肉溃烂,甚至整个尾部烂掉,骨骼外露。
在水温较低时,常继发水霉感染。
三、孔雀鱼烂尾怎么办
治疗方法:
1、初期—
—
降低爱鱼受伤的可能。
适当加入甲基蓝、盐、黄粉(其中一样)药浴调养。
前期发现3次左右基本能好。
2、中期—
—
可用红霉素、呋喃西林、庆大霉素等药浴。
具体方法。
把鱼当成人,你觉得你一次要是用药应该用多少。
就把这些药放到盆里。
然后盛满盆的水。
放鱼进去,药浴30分钟左右捞出初次使用时尽量少用药,觉得没效果再加大药量,新手千万别着急。
连续3次一个疗程。
(这个是个窍门—
—
1份你自己的药量+一盆水+药浴)因为新手普片算升很费劲,用着方法最简单。
3、中后期—
—
去鱼市买专门的渔药,切忌不到万不得已别用,因为专门的渔药,都很强力,等于给人做手术,比较伤鱼。
新手尽量少用。
(我自己用的是广谱菌必治—
—
白药)这药一般几乎细菌性的病全能搞定。
缺点就是尽太猛。
怎样饲养孔雀鱼
孔雀鱼属于卵胎生鱼类,鱼卵在体内受精,形成鱼仔后到了临产期将会出生,这其实跟哺乳动物的胎生差不多,刚出生的小鱼苗不需要进行喂食,就算你喂它们也是不会吃的,因为刚出生的鱼仔在母鱼体内吸收足了养分。
通常情况下,要等两三天后才进行喂食,刚开口的时候用蛋黄水比较合适,当然自行孵化丰年虾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是新手,或者不是很那么勤孵化丰年虾的话也可以喂脱壳的丰年虾卵,脱了壳的虾卵直径更小,鱼仔吃进去很容易就能消化,脱壳后的虾卵也可以在里面加一些蛋白质、胡萝卜素等不但能加强营养也能促进小鱼发色,而且又容易坏水。

接下来所要说的就是孔雀鱼苗换水问题,事实上刚出生的孔雀鱼苗体质弱的要命,就跟襁褓中的婴儿一般脆弱,所以根本经不起换水的侵蚀,所以头一个星期最好不要换水!等一个星期后换比较保险,换水时千万不能全部换,事实上养鱼非必要的情况下就不能全部换水,顶多抽3分之1的水,或者4分之1也行,抽完后再加入新水。
需要注意的是换入的新水应该尽快调整温度与原鱼缸的水温一致,因为小鱼仔根本经不起温差较大的起伏。
还有就是换水的频率,由于开始换水后的鱼仔营养补给的加多,水中的残饵较多会污染水质,因此这段时间内最好能每天或者每2~3天定时定量换水,新水还会刺激小鱼,使小鱼加快长大。
通常情况下,一个月左右小鱼就会上色。
其实换水的量主要还是看你的水腐坏的程度,若清澈的话就换3分之1的水,水略脏的话就多换点,但是最好也别超过一半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