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尾巴变黑怎么办
ID:3433242025-03-18关注人数:6
孔雀鱼尾巴变黑怎么办
如果孔雀鱼本身就一直是黑的,那可能是鱼儿本身品种的问题。
如果只是尾巴部位突然的变黑,那多半是因为疾病的影响。
孔雀鱼全身变黑可能是感染“黑死病”病菌,需要捞出单养,水中加黄粉杀菌,原鱼缸加少量粗盐或黄粉预防病菌传染。

而且,患病的孔雀鱼还要增加光照,养殖温度提升到28度,暂停喂食几天。
如果你的孔雀鱼只是尾巴部位变黑,那么很可能是尾巴感染病菌诱发疾病。
比如说烂尾病,就会导致孔雀鱼的尾巴变黑然后腐烂掉。
引起烂鳍病的细菌可能经常出现,特别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14.0-40.5度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0-30.0度为最适温度。
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
最适PH值为7.27;
嗜水气单胞菌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
),荧光假单胞菌和鳗弧菌,它们只在恶劣的环境里侵害不健康的鱼。
这些细菌能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斑点、区域发炎和溃疡。
细菌传染引起的损伤使受侵害的鱼容易受到来自其他病原体如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害。
孔雀鱼繁殖时要注意什么
1、稳定水温:
使用加热棒把水温控制在26度。
繁殖期内要稳住水温,不能让水温有较大的波动。

2、单缸喂养:母鱼一定要单独的捞出来,不要和其它的鱼混养在一起,因为刚出生的小孔雀鱼只有丰年虾般大小,很容易被其它的鱼当做食物吃掉。
鱼缸最好选择专门的繁殖缸,空间要足够的大,因为空间太狭小,母鱼可能比较容易死亡。
3、专人值守:繁殖时最好有专门人员值守,值守的目的是观察情况,看到母孔雀鱼生产完,要立即把它们分开。
因为母孔雀鱼没有亲情的意识,没人看着,生产出的小孔雀鱼容易被母鱼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