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鱼幼苗的喂食方法
燕鱼幼苗的喂食方法
燕鱼又称神仙鱼,是一种广大观赏鱼爱好者十分喜爱的鱼类,许多朋友兴致勃勃的从市场上买来了燕鱼的幼苗,也准备好了设备,但是,燕鱼吃什么好呢?幼苗该怎么饲养呢?这是摆在饲养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神仙鱼幼鱼的生长速度非常的快,几乎一天一个样。
关键是提供合适的幼鱼开口食物,最好用天然饵料,包括草履虫、轮虫、水蚤、丰年虫无节幼体。

也就是说,开口食物要小到幼鱼可以吞下。
否则,就会发生幼鱼处在食物当中,却被活活饿死的境况。
小鱼离板游动5-8小时再喂开口饵料,要喂洄水或丰年虾幼虫。
第一次要少喂一点,让每条鱼都能吃到就可以了,喂多了不消化,反而死鱼;
第一次喂完要过8小时左右再喂第二次,让小鱼充分的有时间去消化、适应,排空腹内的“卵黄水”。
这以后就好管理了,你只要每天喂三次,每次喂食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准。
如果喂幼鱼时没有洄水和丰年虾,可以用煮熟了的蛋黄。
把一粒米大小的蛋黄,直接在小碗里,不要放水,捏、挤碎,成糊状。
然后加进幼鱼缸中的水并来回晃动,使其充分散开后沉淀一下再将上层这种含有微小蛋黄颗粒的水倒进小鱼苗缸里。
这样的蛋黄水颗粒小,便于小鱼苗开口食用。
过
三、四天放入蛋黄水的同时放入一些北京人叫做青蹦的红虫幼虫,逐渐由蛋黄水过渡到吃红虫幼虫。
小鱼的换水,要等到开喂的第三天才换第一次,换水量控制在10%-15%,先仔细的将小鱼排泄的卵黄水吸干净,再加入经过晾晒、同温的新水,加水要轻、缓、慢,决不能冲到小鱼。
这以后每天或两天换一次。
从开喂的第7天左右,就可以喂小红虫了;
到第15天左右,小鱼就长出背鳍来了,这时的小鱼就可以喂红虫了,你可以把他们转入饲养缸中,用过水的方法,连孵化桶一起慢慢的沉入饲养缸,再将孵化桶轻轻取出。
再等到第30天时,就可以喂你能给他们提供的一切饵料了,换水也可以按大鱼操作了。
到这里,你就可以说你的燕鱼繁殖成功了。
红虫饲料
有人问,我按照上面的方法喂食了,仔鱼养10天就死了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有多种情况:
1、是饿死的,开口食物太大。
仔鱼开始游动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活饵,就要及时喂蛋黄水;
2、水温急剧变化,水质清洁不够,解决的办法是使水循环,尽量不要换水;
3、有水霉发生,除使水循环,尽量不要换水外再加一些亚甲基蓝;
4、还有一种可能是先天不足,不过一般都出现在孵化阶段,很少在孵化后出现问题。
燕鱼幼苗的喂食上要有耐心,慢慢让小鱼适应,鱼儿有一个习惯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让燕鱼幼苗适应你的饲料,也只是饲养路上的第一步。
燕鱼甩籽前有什么特征
燕鱼甩籽前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腹部明显鼓起:这是燕鱼甩籽前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随着排卵期的临近,雌性燕鱼的腹部会逐渐鼓起,这是因为卵巢内卵子的发育和成熟。

肛门突出:在甩籽前,燕鱼的肛门部位会变得较为突出,有时还会伴随轻微的肿胀。
这是由于卵子在卵巢中成熟后,需要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腹部两侧的条纹更加明显:在燕鱼甩籽前,其腹部两侧的条纹会变得更加明显和突出。
这是燕鱼身体的一种自然反应,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雄性燕鱼的臀鳍变黄并带有黑色边缘:在燕鱼甩籽期间,雄性燕鱼的臀鳍会发生变化,变成黄色并带有黑色边缘。
这种变化是雄性燕鱼为了吸引雌性燕鱼而进行的求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