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掉眼什么意思
龙鱼掉眼什么意思
龙鱼掉眼什么意思,饲养龙鱼的玩家可能会知道龙鱼掉眼的意思,龙鱼掉眼虽然是不属于疾病的一种,但是掉眼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龙鱼的美观,因此不少玩家担心自己饲养的龙鱼也会发生掉眼的现象,那龙鱼掉眼什么意思呢?应该怎么预防龙鱼掉眼呢?下面我们就来关注一下吧。
龙鱼掉眼并不是龙鱼疾病的一种,而是在水族箱中饲养的龙鱼不可避免的正常生理表现。
任何品种的龙鱼都会出现掉眼的现象,但是银龙鱼掉眼的几率较大,也比较常见,红龙鱼和金龙鱼出现掉眼的时间则在龙鱼的成长后期,常发生在老龙鱼身上。

因为龙鱼掉眼只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龙鱼玩家能做到的就是在饲养过程中预防龙鱼掉眼。
下图就是龙鱼掉眼的症状最好的例子了。
了解了龙鱼掉眼是什么意思,饲主们就需要了解龙鱼掉眼的原因,从而更好的预防这一现象。
1、喂食不当
饲主给龙鱼投喂死去的小鱼小虾后,龙鱼会追随到缸底找食物,由于龙鱼属于上层鱼,去缸底找食会眼睛往下看,时间一长就会引起掉眼
2、鱼缸水位不当
如果中水位过高,龙鱼会不自主地视线往下看去,久而久之也会形成掉眼
3、灯光刺激
鱼缸中的光线过强,或是灯光摆放位置不当,就会给龙鱼造成不适,在躲避灯光的直射时,龙鱼眼睛会往下看,形成掉眼
4、脂肪堆积
饲养在水族缸中的龙鱼由于活动空间受限,食物来源稳定,运动量变少,脂肪堆积到眼部形成掉眼
通过整理上述原因不难看出,引起龙鱼掉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龙鱼常常往下看,为了避免此现象的发生,饲主可在水面放置乒乓球等其他漂浮物,吸引龙鱼注意,喂食时也尽量避免投喂死去的小鱼虾。
除此之外,关注灯光的摆放和水位的设置等,也是预防龙鱼掉眼的关键。
龙鱼烂尾巴最简单治疗
龙鱼烂尾巴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就是下黄粉。
黄粉是鱼类疾病的常用药,可以治疗多种细菌、真菌引起的疾病,但龙鱼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下黄粉也是无法治愈的,主人要将龙鱼捞出来,将它尾巴腐烂的部位剪掉。
龙鱼疾病应以预防为主
大家都知道龙鱼是非常昂贵的品种,龙鱼一旦生病如果治疗不当很可能会导致它死亡,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正确养殖龙鱼还要做好预防龙鱼疾病的工作,预防龙鱼疾病可以根据以下五点来进行操作。
一、合理养殖密度
龙鱼一般都是单品种养殖,特别是水族箱养殖龙鱼更是如此,因此维持一个合理的放养密度显得十分重要,对防治龙鱼的疾病有积极意义。

放养密度超过了负荷能力,水质、底质就会发生变化,而且养殖的龙鱼因活动空间过小而相互接触,使鱼病病原体迅速传染。
二、保持水质良好
主要是要求在夏季及时换水、加水,尤其是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水泥池和水族箱,更要及时换注新鲜水,确保溶解氧充足,水体新鲜。
三、加强保温措施
池塘养殖要于10月底加深水位到2米以上,水泥池要用塑料薄膜保温,水族箱利用加热棒及时升温保温。
四、注意日常管理
在水族箱中养殖的,要密切关注龙鱼的活动情况,在池塘养殖的,要勤于巡塘,注意鱼群的活动、摄食等情况以及养殖水体的水质变化。
巡塘一般分为早、中、晚3次。
早晨巡塘在黎明,主要观察龙鱼是否浮头,根据龙鱼的活动情况确定当天的投饵量和防病措施;
中午巡塘,主要观察鱼群的摄食和活动情况;
晚上巡塘,主要是随时监测鱼病发生和水质变化。
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定期换冲水,定期消毒食场,及时清除野杂草及死鱼。
五、加强免疫防病
龙鱼自身具有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通过疫苗、免疫激活剂、免疫增强剂等使龙鱼获得或增强免疫能力。
对龙鱼的病毒性鱼病可以用这种免疫的方法使鱼体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
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有:
注射法:主要适用于池塘养殖龙鱼,可以用医用注射器或鱼用连续注射器将疫苗注入鱼的体腔内。
注射部位以腹鳍基部斜向进针最好,也可用背部肌内注射法。
免疫注射前,最好用0.02%浓度的晶体敌百虫对鱼体进行消毒和麻醉,既杀灭了体表寄生虫,又可减少因注射药物时使鱼挣扎受伤。
浸泡法:将疫苗配成一定的浓度后,将龙鱼放入浸泡液中浸泡,主要适用于个体较小的龙鱼幼鱼和稚鱼。
目前市场上针对鱼病治疗的诊所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说治疗鱼病不如事先预防,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龙鱼的发病率,减少龙鱼死亡的危险,所以预防龙鱼疾病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