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鹦鹉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饲养鹦鹉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饲养鹦鹉应该注意营养均衡,蔬菜、油脂饲料可以适当购买,油脂饲料可购买可以直接到宠物店,根据不同年龄段、品类的鹦鹉选择合适的品牌,但在家中每餐食物的配比上注意比例,如果油脂饲料吃太多,对鹦鹉身体健康有危害,严重的话会造成鹦鹉羽毛脱落。

鹦鹉天性是翱翔在天空的鸟类,如果被人类饲养自然也需要一个相对较大的活动空间,可以选择一些金属或者木质的鸟笼,金属笼一定不要选择涂漆类型的,且笼底一定得是网状,一方面当鹦鹉在鸟笼中磨牙的时避免将有毒的漆吃进胃里,另一方面防止鹦鹉和排泄物接触。
高密度饲养鹦鹉鱼的注意事项
鹦鹉鱼是被鱼友们普遍认为饲养难度不大的观赏鱼,但是,如果你是新手的话,还是会有将鹦鹉鱼养的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鹦鹉鱼对于环境其实是比较敏感的,我们在外面看到的鹦鹉鱼都是高密度饲养的,如果你也想要这样壮观的水族箱的话,一定要仔细学习一下这其中的奥秘,不然,是很容易引起鹦鹉鱼的疾病的。
一、温度

鹦鹉在22~26度状态最好。我一般在不低于18度不开加热棒,鹦鹉适应力很强,只要不是忽高忽低的温度大变化,鹦鹉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不赞成把鹦鹉鱼缸温度提高到28度甚至更高,当然夏季水温偏高不可避免。水温不高有两个好处:
首先节电,其次给鹦鹉治病升温留有空间。平时水温很高,治病再升高鱼就受不了了。
二、打氧
鹦鹉鱼是高耗氧鱼,缺氧必死。尤其高密度必须注意。密度越大氧气越要充足,上滤和滴流可以制造出砸出的水花让水中容氧,没有上滤就必须补充气泵。水中容氧度高鱼不爱得病,鱼缸升温治病更不能忽略打氧。
三、过滤
鹦鹉能吃能拉,过滤必须可靠。这里特别强调物理过滤,没有可靠的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就会被彻底破坏,整个鱼缸水质不坏才怪。鱼便少问题不凸显,鱼便多就要及时清理,再强大的过滤如果长期不清理污物,水质必然变坏,导致水霉。生化过滤起稳定水质的作用,如能加大体积则尽量加大。滤材不必迷信进口,国产滤材足以胜任。
四、喂食
如果能保证及时清理鱼便一天喂食2三次都可以,如果白天上班无人照料,每天一次喂食也可以。重要的是大型鱼都不能一次投放过多食物,3~5分钟内吃光最好。鱼很难饿死,但是多余的食物在水中败坏后果可想而知。
五、换水
大型鱼定期换水是必需的。但是不能过勤或者一次换水量过大,二者都能破坏鱼的生存环境造成状况。根据鱼缸里的密度一般在四天到一周为换水周期,换水量五分之一或更少。鹦鹉鱼很皮实,一般就是用热水器里的水手感和鱼缸里温度差不多就行。
六、上色
喂食品牌的增色饲料。多数网友都感觉上色程度和鱼的基因有关,注意任何增色饲料都不同程度染水,甚至通过鱼便染水,这是正常的。如果你想增色快一点,那就骗自己一把吧,用粉色灯管照明来得最快。
七、治病
大型鱼出现状况不必惊慌,特别注意不能乱用药。老三样是最稳妥的办法,对症下药才不会出大乱子。不赞成日常换水往鱼缸里撒大盐,否则真正需要大盐治病就没效果了。大眼的浓度宁可偏高不能太少,少了就无效。
其实,只要根据以上的饲养方法来饲养,你的水族箱也可以有一缸高密度的鹦鹉鱼,如果你的鹦鹉鱼颜色也控制的好的话,那么群游的场面一定是非常壮观的。
鹦鹉鱼水温度多少最佳,饲养鹦鹉鱼的窍门
鹦鹉鱼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在偶然的机缘下被人为创造出来的,其父母是雄性红魔鬼和雌性紫红火口,诞生于台湾人蔡建发之手。由于基因存在极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鹦鹉鱼有血鹦鹉、紫鹦鹉、花鹦鹉、金刚鹦鹉、罗汉鹦鹉、斑马鹦鹉等多个品种。
饲养鹦鹉鱼的水温
鹦鹉鱼对水温度的适应性比较强,在20-30度的水温里都能自由生活。不过,饲养过程中最好将水温保持在25-30摄氏度,并且应该避免出现水温剧烈变动的情况,鹦鹉鱼对温度变化相当敏感,超过0.5摄氏度的温差都可能使它们出现应激反应,导致体色暗淡无光泽。
合适的水温能够让鹦鹉鱼保持亮丽的体色,充满活力,如果在低水温中长时间生活,鹦鹉鱼的健康状况会越来越差,导致容易生病和死亡,相信这是任何主人们都不想看到的情况。
每次给鹦鹉鱼换水时,一般换五分之一的新水,水质要求呈弱酸性。更重要的是,换水前后温差不能太大。新鱼入缸时,因为水质的突然改变,鹦鹉鱼可能会变色,这是正常的,待它适应环境和调整水质后,慢慢会好转起来。
饲养鹦鹉鱼的常识
健康的鹦鹉鱼什么都吃,包括人工饵料、增色饲料、红虫、丰年虾、水虱等,它们就像一个垃圾筒,来者不拒,食量还很大,整天能吃个不停,养活起来很容易,但每天最好按时按量投食2-3次即可。
饲养鹦鹉鱼可以选择裸缸,不过它们的胆子比较小,在水族箱中增设大型水草、陶罐、沉木,让鹦鹉鱼有处藏身,会让它更有安全感。而且,水中的造景与鹦鹉鱼鲜红体色搭配起来,会是非常独特的一道风景。
由于遗传因素,鹦鹉鱼的呼吸系统不够完备,水族箱中最好配备过滤、水泵、增氧等设备,保持水中的溶氧量在较高的状态。另外,鹦鹉鱼对光线敏感,每天1-2小时的强光照射,会让它们有一个好心情,同时这有助于它们发色。
在混养鱼种选择上,中大型的鱼类更为适合,比如慈鲷、金菠萝、黑云、红珍珠关刀、珍珠火口等。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鹦鹉鱼能够产卵,但卵不能孵化,因为它们是两种鱼类杂交而来。将鹦鹉鱼母鱼与红魔鬼、寿星、紫红火口等公鱼结合,会有一定繁殖成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