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雀鱼得针尾病是什么原因
ID:1498032025-03-03关注人数:3035
小孔雀鱼得针尾病是什么原因
1、温差过大:

如果昼夜温差过大,或者是新加入的水和原缸内的水温相差过大,孔雀鱼的体质就会变弱,从而被细菌感染,患上针尾病。
2、病菌感染:孔雀鱼的尾巴遭到病菌感染,会导致肌肉收缩,造成针尾病。
3、水质变差:因为长时间不清理鱼缸或者没换水,造成水质变坏,会导致孔雀鱼得针尾病。
4、氧气不足:缸内鱼的密度过大,氧气不足会导致孔雀鱼缺氧,身体虚弱,从而得针尾病。
孔雀鱼缩尾病和针尾病怎么治疗
很多饲养孔雀鱼的鱼友都会遇到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一段时间依赖,孔雀鱼尾鳍夹角在明显的变小,而且严重时缩成一锥形,鱼只不断地摇动身体,喜聚集于水面或水底的角落。最后,孔雀鱼就死掉了。其实,这是因为孔雀鱼感染了缩尾病,没有及时的治疗而死掉。
导致孔雀鱼缩尾病或者是针尾病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因为饲养孔雀鱼的鱼缸太狭小,饲养鱼儿的密度过于庞大。此外,鱼缸中遗留的残耳比较多,换水也不及时导致大量的病菌滋生,导致孔雀鱼感染缩尾病或者是针尾病。

要治疗鱼儿的这类疾病,我们可以用水霉净,或者是使用海盐进行治疗,将整个孔雀鱼缸泼洒饱和盐水。同时将水温提高到28-30度。此外还可以使用黄粉,已达到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的目的。
孔雀鱼针尾病是什么原因
1、水质太差:
孔雀鱼针尾病有可能是水质太差导致的,虽然它们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是水质太差,水中就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它们出现生病的情况。
2、密度过大:孔雀鱼繁殖的速度和繁殖量都比较大,当它们生活的密度太大时,它们就会一直挤在一起,很容易就会患上针尾病。
3、硝化细菌太多:虽然鱼缸内有硝化细菌可以让鱼儿生活得更加舒适,但是鱼缸内的硝化细菌太多,也容易导致孔雀鱼患上针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