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龟常见皮肤病治疗系列之水霉菌病
宠物龟常见皮肤病治疗系列之水霉菌病
笔者在《水龟类宠物龟正常蜕皮与几种常见皮肤病的鉴别诊断》一文中介绍了几种常见皮肤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现在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治疗方法。
本文介绍水霉菌病。

一、概述
水霉菌病是宠物水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损伤后被水体中的水霉、绵霉、丝霉等感染寄生导致的疾病。
严重水霉菌感染,四肢头部颈部背甲都被水霉菌覆盖
二、病原介绍
水霉、绵霉、丝霉等都属于真菌,本身就生存在水中的,一年四季都会有,它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水温比较低的情况下比较活跃,所以秋季、冬季、春季三个季节都更容易发生水霉菌病。
同时它们又是腐生生物,决定了在龟健康的情况下即使水里有水霉也不会得水霉菌病,但是一旦龟受伤即使是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伤口也能给水霉提供侵入途径。
常常是龟出现互咬或者爬跨行为或者单只龟饲养时候与缸内装饰物发生刮擦以后感染水霉菌病。
水霉菌一旦找到入口,它们的菌丝就会蔓延生长在入口表面或伸入到内部,吸收龟体营养,迅速生长,长出更多的菌丝。
三、症状
病龟体表局部发白,手摸上去有黏糊糊的感觉,发白部位生长有灰白色、棉絮状的水霉菌。
一眼看上去背甲发白,疑似水霉菌病,需要进一步检查
水霉菌一般寄生在龟的背部、颈部、四肢等位置。
感染了水霉菌病的龟,放在水中可见身上漂浮絮状物,感染初期宠物龟的精神状态、饮食欲、活动状态基本无变化,感染后期,水霉占据龟体表三分之二时候,会引起病龟瘙痒,表现为烦躁不安,进而食欲减退,同时身上的营养被水霉吸收导致身体瘦弱,严重则可导致死亡。
患有水霉菌病的龟也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腐皮。
白眼等,后两者都是因为病龟抵抗力下降、身上被水霉侵蚀存在细微创口导致的继发感染。
四、治疗
1、龟的处理:
病龟要隔离。
水霉是真菌,那么应该使用杀真菌的药物。
临床上选择制霉菌素。
可以购买制霉菌素溶液,用软毛刷蘸取药液仔细刷洗生长有水霉菌的地方,直到把水霉菌完全刷洗下来。
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龟体。
最后浸泡于低浓度的聚维酮碘液里面消毒。
2、环境的处理:可用10%食盐水或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龟缸20~30min。
然后清洗干净龟缸,清水养缸两天再放入龟。
五、预防
1、适当的日光浴对防治本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因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抑制水霉菌的滋生。
2、用维生素E内服,每千克体重按30~60mg长期内服可达到预防效果。
可以定时浸泡电解多维补充维生素。
浸浴在电解多维里面的病龟补充维生素3、龟用水质要清新,龟缸装饰物切记存在粗糙或者尖利的地方,尽量避免龟体受伤。
4、如果饲养了多只龟,存在咬尾和爬跨的行为则需要特别注意是否受伤,如果有则立即进行抗菌消炎,加快伤口愈合。
5、升温法。
水霉菌、绵霉、丝霉等在低温环境下比较活跃,利用这一点可以使用升温法进行预防和病龟的护理。
在病龟治疗水霉菌病期间,可以逐渐缓慢提高环境温度,利于病龟的恢复。
在平时饲养时候注意控制温度保持在25度以上可以达到预防作用。
如何处理宠物龟脱肛
所谓的脱肛就是指肛管、直肠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情况不仅会使肛门受到感染而且还会影响到宠物龟的正常排便,因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于宠物龟来说,长期生活在水中,因此更加容易受到感染,那么如何处理宠物龟脱肛呢,我们来讨论一下。
用棉签助其纳回的成功率较低,最后往往以切除组织的结果收尾。

实际遇到类似情况时,用手指帮助纳回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下面简单说明一下步骤。
首先,将脱出的组织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擦拭消炎。
接着将脱出的组织卷回泄殖孔内,
第一次将组织纳回去之后,可能因龟紧张使劲使组织再次脱出。
接下来将龟架空保证患处周围无污染物,最后在泄殖孔周围及内部涂上眼膏即可。
一周后重新建脱落组织翻出检查,可见患处表面结痂,需要辅以外用消炎药防止二次感染。
期间喂食的量应该减少或者不喂食,防止粪便阻塞感染。
大约2-3周左右结痂脱落,乌龟便可正常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