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龟饲养常用的专业术语
陆龟饲养常用的专业术语
新手在看资料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名词和专业术语不知如何理解,比如陆龟特有的排酸等等。
这归纳了一些常用的供大家参考。
一、排酸

就是排出尿酸。
在野外陆龟将水分储存在肾脏里,代谢形成尿酸。
当水分摄取不足时,体内的水分一再被循环利用,久而久之,尿酸形成会过高,它会和钙结合,也会与其他有机物质结合,形成尿酸结晶。
因此,过多补充钙粉或其他矿物质与尿酸结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水分和蛋白质的摄取量。
排酸与结石的关系:
如果你常发现它的排泄物中带有白色或乳白色稠状的尿酸,那就表示它的代谢功能正常,值得高兴。
可是一旦发现尿酸已经呈块状或颗粒状时,则得注意它的水分和蛋白质的摄取,预防形成尿酸结石造成尿道堵塞的危险发生。
假如你的饲养方法、环境和食物均正常,而它没有排出白色或乳白色稠状的尿酸,也没有其它不良的症状,那就说明尿酸通过液态的形式随尿排出,使你无法轻易察觉到。
大可不必紧张。
一般结石的初期看不太出来,正常排泄、尿酸呈颗粒状、可能食欲会下降;
到了中期,排泄减少、尿酸变少、并且会排出微粒结石或较大结石、食欲会有所减退;
到了晚期就会无尿酸、无排泄,食欲明显下降或停食,后肢拖地爬行或少动,严重者死亡。
但有些结石,即使环境、排酸和排便都正常也是无法避免和防范的。
不能说这样就不正常,因为毕竟是生命,就和每个人体质都不太相同的关系一样。
即便养龟再有规可循,每只龟的状态也是不完全一样的。
但就怕结石排不出来,彻底堵住尿路和泄殖腔,那就糟糕了。
所以我们一直建议常泡澡,增强体内的水合作用和低蛋白质的摄取量以及食物的多纤维和多元化,尽量减少结石在体内的逗留时间。
人工饲养下,结石几率的高低跟其生理结构和原生地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易结石的陆龟有:苏卡达、印度星龟、欧洲地区陆龟和地鼠龟类。
其它陆龟的结石几率则相对较小。
二、隆背
龟背像金字塔一样的形状,所以也叫金字塔病。
喂食不正确的食物或食物单一尚可能导致隆背的发生。
隆背的发生原因很多,可能是给予过多的蛋白质或生长过快,也可能是钙质或维生素D3给得过少,此外,未给予陆龟直射的阳光也可能产生隆背。
单靠UVB的照射是无法完成钙质的转换。
若要避免隆背的发生,你应该提供陆龟植物性的主食,并尽量拉高钙磷比例。
如果有办法的话,让你的陆龟直接晒于阳光下,但要记得提供遮荫处以免导致龟龟体内严重缺水。
隆背也是一种亚健康的表现,但有些陆龟个体即使在野外也会隆背,例如印度星龟、豹龟、红腿等。
只要正确控制好隆背的尺度和观念,通常不会威胁到它们的生命。
三、晒背
利用阳光中的UVB来照射龟体从而使它们体内维生素D3的形成来充分吸收钙质;
UVA促进食欲可健康自然的成长。
通常玻璃会阻碍绝大部分的UVB射入,所以建议晒背时须无玻璃阻挡进行。
时长在20~40分钟比较适宜并避免正午进行,以免易造成灼伤和体内脱水。
四、泡澡
就是将龟放在40~50度的温水中浸泡30~60分钟,水位最好不超过龟体高度的1/3,以免呛水。
最好是每天或隔天进行一次。
泡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排泄,形成泡澡排泄的习惯和预防结石。
建议冬天最好在饲养箱内进行,同时使用陶瓷加热器或聚热灯在上方照射保温;
夏天可以放在阳光下进行,既泡着澡又可保温还能晒背和避免脱水,一举四得。
器皿最好使用非金属材料,边缘高于陆龟,面积宁大勿小。
五、缺钙
钙质是陆龟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
如果陆龟长期缺钙外甲会变软、四肢爬行无力、趾甲脱落、食欲下降等病状。
缺钙的因素有,喂食单
一、缺乏日照及维生素d3、长期未补钙和钙的选择或用量不当。
前几种因素已经在这里介绍过了,重点介绍后两种因素:
很多龟友为了省钱和省事选用人用的钙质品或墨鱼骨进行补钙,如果使用不当会引发结石的可能,这无疑是很危险的。
因为它们不易吸收其中的碳酸钙,特别是墨鱼骨,钙磷比例过低,不过含矿物质比较丰富。
所以建议使用爬虫专用的钙质品;
其用量方面不可过多或频繁的补充,吸收不充分也易引发结石。
以腹甲10公分的苏卡达为例,每周补充钙粉的使用上限为一次两耳勺的频率和用量。
如果你的饲养环境和食物均比较适宜,那么补钙的用量和频率可以相对较低。
六、拒食、停食和填食
拒食是指因环境发生变化或存在初期的炎症而暂时性的不进食表现;
停食则是龟在冬眠期间或病症的后期表现。
一旦发生拒食,应及时的改善饲养环境或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填食就是在龟因患疾病不能主动进食的情况下,通过人为的方式掰嘴进行填喂食物。
此举操作比较困难,即使成功也只能维持一时的体力和营养,饲主应及时得为其治疗或调整饲养环境从而使之主动进食。
陆龟结石的诊断及预防方法
陆龟结石是陆龟泌尿系统比较严重的疾病,发病原因与食物和水有着极大的关系,龟友们可以自己判断是否发生结石病,并在平时加强预防。
一、陆龟结石的诊断
首先是问诊。

问诊在诊断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
通过问诊可以了解患龟基本的临床症状,不难判断本病。
同时一些有经验的主人会明确告诉乌龟患了结石。
其次是指诊。
作泄殖腔指诊,方法为用小拇指或无名指经消毒后涂以甘油小心的伸入龟的肛门内进行检查,若结石较大常会在泄殖腔1~2cm内触摸到结石。
而要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形状,只有通过X线诊断,这也是确诊及协助治疗的最好方法。
在X光片中,通过背腹位投照大多可以确定清楚,也可加拍侧位来确诊。
在X光片中致密团块区域为结石处。
二、陆龟结石的预防
1.泡澡:
经常泡澡能够促进陆龟排尿,以减少尿酸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减少结石发生的危险;
适宜泡澡的温度为35℃左右,如果陆龟长时间没有排尿或者尿酸,可适当提高泡澡水温和时间,但不宜超过40度和1小时。
2.食物:最好以高纤维的植物性饲料为主,可以适当少量配合水果、南瓜、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不宜喂动物性食物。
可以投喂的食物有:油麦菜、蒲公英叶、桑叶、白薯叶等。
注意:菠菜由于含有较多的草酸,不宜投喂。
3.提供足够的饮水:在饲养箱内放置水盆,保证陆龟有足够的饮用水,促进尿液形成、排泄。
4.保证适当的湿度:保证饲养箱内适当的湿度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饲养箱内湿度过低,体内水分流失过快,会导致尿液浓度过大,导致结石。
5.足够的阳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