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毛龟的由来
绿毛龟的由来
在自然界中,常见到一些生活于水中的螺、蚌、虾等动物的壳上长满藻类。
同样,龟的背甲也是含钙质丰富的硬壳,在适宜的条件下也能长出“毛”。
这种“毛”是一种藻体,是一类原始而低等的植物,在植物界中是一个独立的类群,属自养型生物,它们有粗壮的丝状体,附着和强,被称为基枝藻,龟背基枝藻,藻类在水中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即有繁殖后代的同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水中不断游动,如有机会落在龟背上,则游动孢子便会着生在具有钙质的龟背上,并分泌出黏液,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水质等条件下,游动孢子便萌发产生新的藻体。

可见,龟背甲上的“毛”并不是龟本身就有的,而是藻体在一定适宜条件下附着龟的背甲,腹甲等部位上,是动植物结合的一个整体,因此称为“绿毛龟”。
绿毛龟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绿毛龟出南阳之内乡,及唐县。
目前,在自然界中,野生的绿毛龟主要产于湖北省蕲春县和江苏的常熟县。
绿毛龟是一种珍奇的观赏动物,在水里或静或动,均呈佳趣。
绿毛龟作为一种新崛起的养殖业,正不断发展,它具有投资少,占地小、不受地区限制,但收益较高的特点,所以,饲养绿毛龟是一种新兴的致富之路。
绿毛龟的几种培育方法
由于野生的绿毛龟几乎绝迹,因此如今的绿毛龟几乎都是靠人工培育得来的。
而随着不同养殖者的实验,得出了几种培育绿毛龟的方法,,当然每种方法都有优有劣,具体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那么对于绿毛龟的几种培育方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直接法:

先将待培育的龟种清洗干净后在孢子水中浸泡一夜,然后用基枝藻遍擦龟背
二、三遍,然后放入水族箱中静养。
二、靠接法:将水族箱用尼龙纱布或其它能通水的纱网隔成两部分,一边养成品绿毛龟,另一边放养经驯养处理待培毛的龟种,约半年时间就能培育成绿毛龟。
三、孢子水法:首先培养基枝藻,促其形成大量孢子释放于水中,加入当归、松针液等生物激素,以利于基枝藻在龟甲上快速着生。
四、快速接种法:又叫综合接种法,是综合以上几种培育方法后总结出的更先进、更科学的方法,因此着毛速度比上述各种方法快一倍以上。
五、光帘法培育法:绿毛龟光帘法培育方法是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所长蒋张林先生经过多年探索后近年才发明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比原有的各种培育方法又前进了一大步,着毛速度更快,商品价值更高,更受玩家的青睐,绿毛龟爱好者不妨引进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