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期小狗的食谱
幼犬期小狗的食谱
幼龄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最易培养,也是发病和死亡数最多的阶段。
因此,这个阶段我们必须了解幼犬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给以科学的照顾。
幼龄时期是犬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身体增长迅速,因而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

断奶后的幼犬,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往往显得不安,容易生病,这时要选择营养好、味道好、易消化的食物。
3个月内的幼犬每天至少喂3-4次。
可采用少添勤喂的方法。
少添勤喂可使幼犬总有不饱之感。
不至于厌倦、挑食。
4-6月龄的幼犬,食量增大,体重增加很快,每日所需饲料量也随之增多,每天至少喂3次。
6月龄后的犬,每天喂2次即可。
新购幼犬的食谱,应先按原犬主的食谱喂,逐渐转换。
2个月以内的幼犬肠胃功能不太强健,应将狗粮泡软,饲喂。
没有条件的也应喂以稀饭、豆浆并加入适量切碎的鱼、肉类以及切碎煮熟的青菜。
切忌喂食牛奶,如果必须补充哺乳,也应尽量选用专用的狗奶粉或高钙的脱脂奶粉。
2个月以后的幼犬即可使用专用的幼犬犬粮了。
为了降低花销而又不影响幼犬的营养,可将猪、牛、鸡肺脏之类的脏器煮熟切碎后,与青菜、玉米面等熟食混匀后喂犬,这样既经济,犬又爱吃。
最好在每次日常运动后让犬喝些葡萄糖水(1-2汤匙葡萄糖粉,加入适量的清洁水)。
幼犬的饲料中应补充钙和维生素,如钙片和金施尔康之类的,这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都是必需的。
尤其是骨架较大的纯种犬,如拳师犬、大丹犬等,幼犬时期更需要钙质。
至1岁后,由于狗狗已进入成熟期,牙齿和骨筋的生长已趋稳定,钙的需要量相对减少,但每日应有适量的室外运动,经过紫外线的照射,以便于钙质的吸收。
幼犬活力充沛,蹦蹦跳跳,所耗的体力比人类的BB相差甚远。
所以幼犬所需营养以蛋白质最重要。
蛋白质能令幼犬的肌肉及纤维发达。
但这些蛋白质一定要容易吸收,并非吃得多就可以。
身为聪明的主人必须要去认识高质素的狗粮,因为幼犬在成长时期进食及吸收到的营养会影响它日后的健康状况。
幼犬的胃幼小,如喂饲低质素的食物,小狗很快便会饱而应有的营养仍未能吸收到。
反之喂饲高质素的食物,小狗便可吸收到应有的蛋白质而不会过于因食量大而过重过肥。
均衡的营养是十分重要,除了蛋白质外,钙质和淀粉质有助幼犬的健康发育。
有许多主人以为不停给小狗喂食,会使小狗壮健些,其实这是非常错的观念。
过量会使幼犬骨架发达太快而导致骨架结构畸型。
而且质素低的食物只会令幼犬肥而肌肉松。
过肥的幼犬到成犬期容易患心脏、肾脏病症。
高质及均衡的营养不但能使幼犬肌肉结实,还会使披毛美丽润滑有光泽,肠胃好亦会减少幼犬口臭及体臭。
幼犬的三针疫苗分别是什么时候
幼犬的三针疫苗是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和犬传染性肝炎的联合疫苗,一般分别在幼犬出生后6-8周、10-12周和14-16周时接种。
下面我会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这三针疫苗的注意事项。
1.第二针疫苗第二针疫苗一般在幼犬出生后10-12周时接种,这时幼犬的免疫系统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可以接受更高的免疫力。

第二针疫苗可以进一步增强幼犬的免疫力,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和犬传染性肝炎。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第二针疫苗时,应该与第一针疫苗相隔2-4周,以确保第一针疫苗的免疫效果。
同时,接种疫苗前应该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接种疫苗后,幼犬应该注意观察,若出现疫苗反应,应及时就诊。
2.第一针疫苗第一针疫苗一般在幼犬出生后6-8周时接种,这时幼犬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发达,容易感染各种病毒。
因此,及时接种第一针疫苗可以帮助幼犬建立起一定的免疫力,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和犬传染性肝炎。
需要注意的是,幼犬在接种第一针疫苗前,应该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同时,幼犬在接种疫苗后应该注意观察,若出现疫苗反应(如发热、食欲不振等),应及时就诊。
3.第三针疫苗第三针疫苗一般在幼犬出生后14-16周时接种,这时幼犬的免疫系统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可以接受更高的免疫力。
第三针疫苗可以进一步增强幼犬的免疫力,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和犬传染性肝炎。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第三针疫苗时,应该与第二针疫苗相隔2-4周,以确保第二针疫苗的免疫效果。
同时,接种疫苗前应该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接种疫苗后,幼犬应该注意观察,若出现疫苗反应,应及时就诊。
总之,幼犬的三针疫苗是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和犬传染性肝炎的重要手段。
在接种疫苗时,需要注意疫苗的种类、接种时间、身体检查和疫苗反应等问题,以确保幼犬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