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狗妈妈能体内驱虫吗
哺乳期的狗妈妈能体内驱虫吗?
狗妈妈进入哺乳阶段不可以进行体内驱虫。主要是因为体内驱虫药物,通过肠道上皮细胞会进入血液,从而进入乳汁,当小狗摄入后可能会出现中毒的情况。因此一般在狗狗怀孕期间及哺乳期间,都不可以进行体内外驱虫处理。

一般情况下,建议宠物主人在狗狗怀孕之前给狗狗进行一次驱虫,也就是说在备孕期间就做好各种驱虫,尽量避免在孕期感染寄生虫。如果发现母犬感染寄生虫,还是有必要给怀孕母犬进行体内驱虫,由于狗狗处在怀孕的特殊时期,一般建议是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驱虫。
如何照顾哺乳期的狗狗
要经常检查母犬的乳房,有无在地上擦伤或被仔犬的趾爪挠伤,如发现外伤应及时治疗,以防感染细菌后引起乳腺炎。哺乳期间要经常注意检测仔犬的体重和观察每只仔犬的吸奶状况,如果二三日仔犬没有增重,或母犬不愿喂奶时,应考虑是否母乳不够;如果仔犬不吸奶而又到处乱窜,鼻子发出鸣响,说明喂不出母乳,仔犬吃不饱,应立即进行人工哺乳。
要加强对授乳母犬的梳理和清洗工作,每周要洗1次澡,经常用消毒药水浸过的棉球擦拭乳房,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仔犬将药水吸入体内。天气暖和时,要领母犬到室外散步,每天最少2次,每次可由半小时逐渐增至1小时左右,但不能剧烈运动。要搞好产房卫生,每天坚持清扫,及时更换垫料,产房要每月消毒1次。注意坚持产房及周围环境的恬静,防止较大的声响或噪音、强光等刺激,使母犬及仔犬都能很好地休息。

要注意母性的恢复。有的母犬在顺利分娩后就是不肯照顾仔犬,这称母性丧失。对于这种母犬,可取仔犬身上的少许附着物涂在母犬鼻尖上,母犬就会立即舔鼻尖,然后将幼犬放在母犬前,通过嗅闻母犬就会开始照顾仔犬,恢复其母性。有的母犬为了照顾仔犬,经常不离开产房,出现憋尿憋便现象,此时,应定时将母犬带往其习惯排便的地方,让其排粪、尿。
怎么照顾哺乳期的狗狗
身体比较脆弱,若营养不足,环境条件不良,极易引起疾病和死亡。因从,除搞好哺乳外,加强日常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产后头4天,主人要常察看母犬有无压伤仔犬和授乳情况。5天后,可利用风和日暖的好天气,把仔犬抱到室外与母犬一起晒太阳,一般每天2次,每半小时左右,使其呼吸到新鲜空气;
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仔犬身上的细菌;促进骨骼发育,防止软骨症的发生。当仔犬能行走时,可放到室外走走,开始时间要短,以后逐渐延长。13天左右,仔犬方能张开眼睛,这时要避免强光刺激,以免损伤眼睛。20天以后,遇晴朗天气,可让母犬带着仔犬在院内活动,时间不限,到晚上或阴雨天再关进产房内;若仔犬被雨淋湿,则马上用干毛巾擦干,放回窝内,注意保温,防止感冒。
20天左右给仔犬修1次趾甲,以免仔哺乳时抓伤母犬的乳房。30天时,用驱虫净驱虫,以后每个月1次。仔犬身上易粘污物,初期母犬可随时舔去,但以后就不管了,需要主人经常给仔犬进行刷拭和洗澡,2-3天1次,以保持身体的清洁。总之,哺乳期仔犬饲养管理要做到:
营养充足,保证睡眠,适当活动,搞好卫生。